河南福壽園開展植入式樹葬實驗,探索綠色生態安葬新形式
發布時間:2021-12-24 瀏覽次數:0次?12月12日上午,“創新生態樹葬”實驗活動在河南福壽園樹葬花園舉行,省市民政相關代表、九三學社、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等單位參加活動。
河南福壽園總經理助理安然發表講話,表達了希望更多的人認識生態葬、了解生態葬,逐漸接受并參與生態葬,讓綠色文明的生態殯葬在中原大地蔚然成風的美好愿景。
生態葬是一種文明環保的殯葬方式,可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,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。
此次創新生態樹葬實驗則是在傳統生態安葬基礎上的一種大膽創新,采用了王雪峰的研究成果,以一種“用于樹葬的骨灰存放裝置”進行安葬,突破傳統骨灰入土的安葬方式,在保留追思紀念功能的基礎上,具有更加節地、更加生態、更加恒久等特點,將是生態節地安葬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。
據了解,該實驗是通過裁切的方式避免對樹木造成損壞,再將骨灰存放裝置植入樹干,同時通過位于存放裝置外表面的愈合劑實現對愈合過程的促進,由專業人士以科技手段恢復樹干原貌。此實驗為期四個月時間,后續將持續跟蹤記錄樹木的生長情況,并以此作為判斷實驗成功與否的依據。
樹葬是生態殯葬的一種重要形式,在2008年清明時節,鄭州市第一屆生態樹葬活動于河南福壽園舉行,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十四屆,為1000多個家庭的1500多為逝者舉辦溫馨莊重的免費生態安葬,已經成為鄭州市生態殯葬的一張名片,代表了鄭州生態殯葬的發展成果。
在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,鄭州樹葬也經歷了不斷的創新與變化,演變為今天的樹葬花園。